东北话“虎”是指傻、缺心眼,形容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干的意思,有时候贬低、讽刺别人的时候就会用到。
如果“虎”作为褒义词使用,那么就是勇敢、做事比较果断,而且有闯劲。 在东北地区经常会听到“你太虎了”这样的话,实际上,“虎”是汉语谐音用字,“虎”源于满语名词“hvlhi”,本义是愚蠢、糊涂、蒙昧,并且hvlhi这个词一般和另一个词mondo搭配使用,形容人既愚且笨(愚笨),hvlhi或hvlhi mondo的谐音“虎”、“虎勒巴”是首先进入北京方言的,并在使用中由单纯名词演变为名词、形容词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