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作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皮肤衍生物, 是由表皮的上皮滤泡状凹陷部分的基质细胞发育而成.毛发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毛纤维同心结构中的鳞片、皮质和髓质的微观结构。
01毛发的结构
毛发微观结构主要是指毛的鳞片 ( Scale) 、皮质 ( Cortex layer) 、髓质 (Medullary layer) 和内根鞘(Inner root sheath) 的微观结构。
鳞片是毛最外表的覆盖层, 为由一层到多层透明的扁平角化细胞构成, 呈冠状、瓣状、波纹状等多种多样的表面形态, 对保护毛纤维本身和动物机体起着重要作用;各种动物在毛的鳞片层外部形态上有多种多样的表现, 具有分类鉴别作用。
皮质作为毛纤维的第二层结构, 是由与毛纤维纵轴平行的紧密排列的细长的梭形细胞构成, 其发达程度对毛的弹性和韧性起决定作用; 其中的色素颗粒形态有物种差异。
髓质位于毛纤维的中心, 是由排列疏松的多角形髓细胞构成; 其排列方式以及所呈现的花纹因动物类别的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 具有分类作用; 髓细胞的疏松排列使髓腔中可容纳静止空气, 有助于毛纤维的保温功能; 而髓质的发达程度也影响着毛的弹性和韧性。内根鞘的鞘小皮与鳞片相互补, 有使毛在皮肤上固定的作用; 其表面形态可以反映鳞片的先天形态。
展开全文
02毛发的化学成分
大概含量%
蛋白质86%,脂质4.0%,含硫蛋白质4.5%,糖1.0%,灰分0.5%,黑色素4.0%,锌200ppm,
03毛发粘结剂
细胞间粘结剂,将角质层和皮层细胞“粘合”在一起。
有三种类型:角质层——角质层,皮层——皮层,角质层——皮层
主要成分:18-甲基二十烷酸(角质层)
这种结构易受到化学物质(例如洗发水)和机械磨损的攻击
04毛发的颜色
05毛发的生长过程
毛囊发育成熟后,毛囊开始终生周期性生长,即进入毛发周期。毛囊生长的周期性表现在毛囊形态和毛囊基因表达随时间呈周期变化,主要经历快速生长期(初期)、凋亡促使的退行期(中期)和相对休止期(末期)。各毛囊独立进行周期性变化,即使临近的毛囊也并不处于统一生长周期。
06漂白与染发
漂白的机理
漂白的结构损伤
化学变化
特性改变
•半胱氨酸含量降低(半胱磺酸增加)
• 拉伸性能降低(强度)
• 增加头发表面摩擦
• 不同头发类型的弹性模量增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